新埔柿餅攝影小旅行, 客家粄條好好味

新竹新埔客家味衛佳觀光農場柿餅攝影5

每到秋天,各個新埔柿餅農場就擠滿了遊客,除了追美食拍美照的人之外,還有一批背著大小相機和腳架等裝備的攝影愛好者。最近又看到臉書上有朋友開始PO柿餅照,剛好新買了 Canon 35mm f1.4 定焦鏡,所以決定加入追柿子的行列,去有名的味衛佳柿餅觀光農場一探究竟。

依照Google Map 指引,不到一小時就開到觀光農場了,雖然是非假日,但停車場也幾乎停滿,這個要是週末來,大概要停在外面再走進來才有辦法了。小小的農場從入口開始就很有客家特色,賣的都是客家菜包和桔醬。為了熱愛拍照的遊客,觀光農場還佈置了三合院跟人形看板供大家拍照使用。這個部份我當然是快速通過不停留,因為對擺拍的東西興趣不大。

跟著人潮走到了農場中間曬柿餅的廣場,果然跟照片上看的一樣,密密擺著的柿子們很驚人,空氣中也飄著果香。印象中只看過拉拉山的柿子,至於柿餅製作過程還真的沒見過。味衛佳是少數堅持古法製作柿餅的農場之一,摘下青澀的柿子後要削皮,雖然後來也有機器輔助,但要幫一顆一顆柿子削皮還不能削壞,的確要消耗大量人力。削完皮光溜溜的柿子,在開始日曬之前要先進燒著龍眼木的烤箱一到二小時,烤出一層薄薄的皮之後,才能開始為期八天的日光浴。廣場上十分忙碌的工作人員,把一盤一盤的柿子從層架拿出來放在棚架上日曬,當中還不停的檢查,看看每顆柿子脫水的狀況,如果軟了就可以做第一次按摩,用手指從柿子的頭往下壓,壓出一個凹下去的形狀。曬一天,壓一次,總共要壓三次,透過擠壓讓水分更快經由風吹蒸發,除了塑身也能排水。日曬讓七分熟的柿子開始後熟作用,慢慢產生糖分,所以才會有現場聞到的濃濃果香。第三代傳人劉理鑑堅持日曬製作柿餅,跟已改用乾燥機的同業相比,他的製作天數跟耗費的人工成本多了一倍,還要面對來自大陸的低價柿餅競爭。劉理鑑對於品質的堅持毫不打折,在最忙的秋天,十分支持他的家人們也展現客家人強大的家族凝聚力,前來幫忙。

慕名前來的攝影愛好者真的很多,大家也都很守秩序的輪流站上板凳或在高處取景(但也有可能是平日人還不夠多,所以秩序良好……?)。大概一個多小時也拍得差不多了,看到旁邊推車上有一隻貓已經倒在那不知睡了多久,連我拍照都沒吵醒他。這裡的人應該也是對動物很友善吧。

農場這邊並沒有太多吃的選擇,所以決定繞到新埔鎮上看看有沒有什麼好吃的。過了中午不少店家都休息了,只找到一家小吃店還有營業,中壢也是客家美食很多的地方,新埔的板條好像口味淡一些,但一樣好吃。半日遊買了柿餅跟仙草茶,相機記憶卡也裝了不少相片,可以滿足的打道回府了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分類

近期文章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