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焦與景深-拍到清楚的照片就好

canon 5D3 收容所拍照

拉著行李箱呼朋引伴出國旅行,最希望的當然是和朋友留下快樂的合照,因為不知下次再訪會是何時,還要替眼前的美景美食拍下照片,留待日後回憶。但有沒有一種經驗是,整理照片時才發現明明要拍大家的笑臉,結果照片裡清楚的卻是朋友揹的包包? 或是想拍熱騰騰的拉麵,結果模糊一片連溏心蛋都看不清楚? 但糊掉的照片就跟冷掉的咖啡一樣, 回不去了。就新手而言,在知道光圈快門感光度之後,要怎樣才能拍出清楚的照片呢?

對焦,是相機在拍照前透過調整好焦點的距離,讓拍出來的照片(主題)能夠清晰。那要怎麼對, 才會準確呢?


數位相機裡有自動對焦AF(Auto Focus) 與手動對焦MF(Manual Focus)二種模式,身為大近視的我,沒對好焦的照片在相機裡看起來的感覺就像是沒戴眼鏡,每個角落都是模糊的。如果使用手動對焦,可以透過轉動對焦環,調整相片到清楚為止。自動對焦的話,就看你手上的相機支援哪些模式,以Canon 5D3 為例,對焦方式有單張對焦/人工智能自動對焦/人工智能伺服自動對焦。單張對焦的話,適用於靜止主體,當半按快門按鈕時,相機僅對焦一次 ; [人工智能自動對焦 ] 則是在靜止主體移動時,自動將對焦模式從[單張自動對焦]切換到[人工智能伺服自動對焦]; [人工智能伺服自動對焦] 適用於拍攝移動主體,因為主體移動,對焦距離不斷變化,所以可以透過半按快門按鈕,讓主體被持續對焦。

在不熟悉相機對焦功能時,可以先用單張對焦來練習拍攝靜物,把要拍的東西放在畫面正中央,透過調整對焦點/光圈/快門/感光度,來感受一下設定不同拍出來的照片有什麼不一樣。在這裡,你就會發現[景深] 出現了。 [景深] 是指實際焦點前後可以清晰對焦的區域,這個就要搭配光圈一起來說了。前面提到光圈是控制進光量大小,同時,光圈愈大(光圈值愈小),景深(可接受的清晰範圍愈短);光圈越小,景深就愈長。這只是初步,實際景深多少,還要考量鏡頭的焦距長度(長鏡頭可產生短景深效果),相機與主題的距離(距被攝物愈近,景深就愈淺)。

樂樂貓的照片為例,下面這張照片是50mm鏡頭,光圈開到最大F1.4。因為距離貓很近,景深十分的淺,所以背後物品都是模糊的。

另一張照片是用焦段24-70mm ,光圈值F8拍的,就可看到貓咪清楚的範圍比較多。不過因為距離貓很近,景深增加得不是太明顯。

用這張照片來看, 與被攝狗狗有了一段距離,光圈值F9,主體狗狗以及前方人物和周遭草地都很清楚。

要控制景深,實在是不容易,每個鏡頭焦段不一樣,還要搭配好各項設定,然後還要構圖。只能說,數位相機拍了不用花底片沖掃的錢, 所以就用力儘量拍,慢慢揣摩囉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分類

近期文章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